中國情報(中國十大保密單位)
我國近來又逮住了一個大間諜,這次還是中國人替日本刺探情報,真是罪惡滔天!我們抓獲了曾長期為日本情報機構提供情報的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日本國際政治學會研究員袁克勤,他多次以學術交流名義到中日兩國來收集中方機密情報。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袁克勤當然了解我國與日本的曆史仇恨,但仍甘願為日本做間諜,不可寬恕。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仍然對中國虎視眈眈,熱衷於對中國進行各種刺探。這種小偷小摸式的陰謀早在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就已經存在,沒想到現在還藏在我國的日本間諜。
早在100多年前,日本就開始對我國進行情報間諜活動了,不僅是官方政府和軍部,甚至民間的機構組織也有參與,因此日本就有了“人人為諜”的說法。在日本明治維新後,武力擴張成為主流,許多人懷著“占領滿洲”的夢想,開始大批進入中國,搜集情報,成為日本侵華的馬前卒。那些表麵上開飯店、書店、妓院的日本人,實際上暗地裏收集了所有與中國有關的情報,為日後侵略中國作準備。
甲午戰爭爆發後,有不少日本人以經商為掩護,大肆刺探北洋水師的情報,了解到了這支艦隊的一舉一動,清廷截獲了情報,發現日本人對北洋水師戰艦上的青菜多少斤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由此可見日本對中國情報工作的細心。也有一部分日本人,以旅遊、科考為借口在中國長期遊曆,暗地裏繪製地圖,掌握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地形地貌特征,還詳細記錄了人口、民族分布、城池布置、行政管理、軍政防禦、交通通信等情報,對其後來的侵華戰爭有很大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審判日本戰犯時,發現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中國通,多次秘密潛入中國實地考察,連各地公路能否通過重炮都探查過一遍,究竟哪裏雨量大,哪裏適合駐軍都親自視察,實在令人觸目驚心。在抗日戰爭時期繳獲的日本的軍事地圖上,甚至對村莊的井口位置和水量都進行了詳細的標注。日本侵華時期出版的中國地圖,詳細標注了政府所在地、機場、鐵路、河川、電台等關鍵目標。除製圖外,日本還廣泛使用廣告作為軍事情報活動的工具,日本人經常選擇在我國許多交通要道、橋梁、關隘等關鍵地標上繪製廣告,明為廣告,實為暗記。
近十幾年來我國高速發展,經濟軍力都反超日本,日本也再次派遣間諜大舉進入中國活動,而且好多人都是以中日友好之名搜集情報,實在令人防不勝防。例如著名的中日友好人士阿尾博政和中日青年交流協會會長鈴木英司,這兩名日本間諜都曾從事過數十年的相關“友好活動”,也曾應邀到部隊交流,刺探過大量情報,一直到2016年才被發現並逮捕。除對我國境內關鍵目標感興趣外,日本還對我國的海外軍事基地不懷好意,早在我國建設非洲吉布提基地期間,日本就曾派遣“蛙人”刺探我國的吉布提基地情報。此外還多次不遠萬裏派P3C反潛機跑到非洲進行空中偷拍,可謂居心叵測。
知人知麵不知心,對間諜型敵特,特別是日本,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國家的法律明確規定,舉報間諜行為的獎金最高為50萬元。如果發現可疑分子,軍迷們應立即報告,將不懷好意的敵特分子淹沒在汪洋大海中。日本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敵人,對中國人犯下了滔天罪行。現在,這位袁克勤向日本提供在華情報信息,被抓獲後也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國家機關已著手處理。我們絕不能對間諜輕而易舉,人人得而誅之。(文/山峰)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